常用系列

抖动 : wiggle

基本语法

wiggle(frequency, amplitude);
// frequency(频率):每秒抖动多少次(即每秒随机变化的次数)。
// amplitude(幅度):抖动的最大幅度(单位与属性一致,比如像素、度等)。

高级参数

wiggle(frequency, amplitude, octaves = 1, amplitude_mult = 0.5, time_offset = time * index);

// frequency:频率,每秒抖动次数。
// amplitude:幅度,最大偏移量。
// octaves(默认 1):
//   - 控制随机值的“层次感”,值越大抖动越细腻。
//   - 例如噪波层级一样,越多层级越自然。
// amplitude_mult(默认 0.5):
//   - 每个 octave 的衰减系数。
//   - 例如 0.5 表示每层幅度减半。
// time_offset(默认 0):
//   - 抖动的时间偏移,用于不同图层抖动不同步。

其他用法

//单轴抖动
x = wiggle(5, 50)[0];  // 只取 X 轴
y = value[1];          // 保持原始 Y
[x, y];

//淡入效果
amp = linear(time, 0, 2, 0, 50); // 0s 到 2s,幅度从 0 增加到 50
wiggle(5, amp);

//条件抖动
freq = 5;
amp = (time > 2) ? 50 : 0;   // 2 秒后开始抖动
wiggle(freq, amp)v

当前时间 : time

基本语法

// time 表示当前时间(以秒为单位)
position = [time*100, 200]; // time*100 表示随着时间增加,x 轴每秒移动 100 像素

帧率 : posterizeTime

posterizeTime(frameRate);

// frameRate:希望属性更新的帧率(单位:fps,每秒帧数)
// 必须放在表达式的第一行,否则可能不起作用

用法例子

posterizeTime(5); // 5fps
wiggle(2, 50);

标签: none

添加新评论